万博体育官网_万博体育投注-下载app登录

图片
内部办公平台 

打通内外“双循环” 实现发展“二级跳”——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探访纪实

发布日期:2025-09-10 浏览次数:0

  2022年底,随着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完成,这个占地面积643亩、经营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超级航母”正式启动。经过近3年的经营发展,这里不断成长壮大,不仅完善了进销渠道,而且增添了智慧冷链。目前,这里拥有15座交易大厅及数十个独立交易区,智慧冷链容积达27万立方米,可储藏蔬菜果品13万吨,吸引2000余家商户入驻,果蔬、水产等农产品日均交易量达5000吨,2024年全年交易额达145亿元,已成为关外最重要的辐射东三省及蒙东地区的农批大市场和农产品核心集聚区。

  这个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孵化版”,带着超高的战略视角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走进盘锦,他们在平稳起步、扎下根基、实现建设发展“一级跳”的基础上,始终没有停下进取的脚步,而是不断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并着手推动二期项目建设,蓄势待发,准备实现升级发展的“二级跳”。

  9月4日,兴隆台区新闻采访组走进东北新发地,对这个欣欣向荣的项目进行实地探访,深入梳理一下他们的发展脉络和下步构想,把他们已经做的、想要做的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全面地呈现给大家,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关乎“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民生项目真实情况,从而推动关注、形成聚焦,共同呵护这个项目健康成长。

  在东北新发地二期建设现场,我们见到了这里的常务副总经理夏军喜。据夏军喜介绍,目前,东北新发地通过“北品南下、南品北上”的循环贸易模式,不仅将盘锦大米河蟹、丹东草莓、大连樱桃等辽宁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还引入海南芒果、广东荔枝、浙江杨梅等南方水果,保障了东北地区“菜篮子”“果盘子”的丰富性与新鲜度。此外,一期配套的13万吨智慧冷链仓储中心、辽西南地区最大“帝王蟹暂养中心”、圣女果分拣中心、大葱初加工中心投入运营,进一步强化了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截至7月,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市场运营态势良好,在保供方面,市场日均农产品交易量达5000吨,通过覆盖辽宁、吉林、黑龙江及蒙东的直采基地网络,稳定供应国内各地上千种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性达100%,销售方面表现突出,上半年交易总额突破80亿元。

  “有的市民反映说东北新发地市场平时看不到多少人,是不是咱们这里的交易量不行?”

  听到采访组的问题,夏军喜笑了笑,他说,这是市民们不了解这里的运行模式,东北新发地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交易形式是批发而非零售,每天凌晨2点,满载新鲜果蔬的大货就会进场,各地的批发商也会纷至沓来,等到早晨4点左右,批发商已把货物拉到各地农贸市场、商超等处进行售卖了,所以白天来到东北新发地,根本看不到壮观的交易场面,现场留下的只是固定的批零摊位,供广大市民选购。同时,由于市场体量大,过来的市民即使数量很大,一分散也就看不到人了,很难出现封闭市场内人流不断的情形。

  东北新发地市场确实很大,一期占地已达643亩,以外环路为中间线,分为东西两大片区,站在中轴线远眺,这里仿佛是一个小型城镇,东西延伸有两公里多,在这里选购东西,得开着车才能逐个大厅探看,光靠步行根本实现不了。

  “你们已经有这么大体量了,为什么还要投资建设占地543亩的二期项目?”

  夏军喜带领我们走进了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硕大的交易大厅,此时大厅基本完工,四面的浇筑樯以及中间的钢柱、棚顶的钢梁都已搭建完毕,大厅226米长、116米宽、12.4米高,走到里面,人们瞬间感到渺小了很多。

  夏军喜说,这里是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心,里面有4排行车通道,一次性可供50辆30多吨的“大挂”同时交易,他们打造这个中心,就是要适应未来交易场景,把大量的农产品集中到这里,让交易双方在这个硕大空间内“一站式”完成农产品初选加工、现场选货装货出货等环节,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及装卸成本。

  “我们进行二期建设,就是要引进农产品初加工以及深加工相关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初加工目前已有了圣女果分拣、大葱切须打包等配套项目,现在运行良好,效益可观。”夏军喜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建立深加工项目,把秋季过剩的白菜制成品牌泡菜、把果品蔬菜做成罐头、把萝卜等做成咸菜,从而延长供应链,丰富产品线,把这里从批发贸易中心变成集约化农产品集散中心。在此基础上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区域品牌,把产地市场、销地市场的知名品牌全部集中到这里,做到‘一站式’‘集约化’,让全国的供应商都可以在这里选到中意的产品,真正实现少跑路、选样多、质量好、省资金。” 

  据夏军喜介绍,东北新发地二期项目将重点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5G电商孵化及智慧园区管理,联动一期构建“生产-加工-流通-金融”全产业链融合示范区,实现企业发展的“二级跳”。

  在硬件建设方面,东北新发地将建设智慧交易区、冷链仓储、加工展示等功能区,提供实体交易场所。目前已建成并投产的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智能温控冷库,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溯源,将损耗率降至3%,为跨境贸易提供保障。在物流通道拓展方面,目前已开通“辽京物流专线”,每2天有10辆免费冷链车往返北京、盘锦,实现48小时农产品进京。下一步,将依托盘锦港保税区,规划建设50万吨级智能冷库,构建通往日韩俄的24小时跨境直达通道。与此同时,布局产地仓网络,在辽宁20个县布局产地仓,将流通半径缩短至150公里以内,夯实货源基础。

  在软件建设方面,搭建“农业产业大脑”,整合生产、物流、销售数据,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的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应用AI算法预测市场供需和价格波动,动态调整品类结构,指导科学定价与种植规划;推出“新农贷2.0”无抵押信用贷款,试点“仓单质押”模式,盘活商户库存资产;搭建区块链溯源平台,并计划接入蚂蚁链防伪,确保品质与信任。

  在软硬件齐备的基础上,东北新发地将进一步打通上下游,建立联农带农渠道。通过培训农户,打造“辽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电商直播、展会推动地标产品溢价销售。同时深化区域合作,构建多维销售网络。通过“辽沪”“辽粤”“辽京”省级合作,对接上海西郊、广州江南等大型市场,实现“买全国、卖全国”。打造产业共同体,创新“数字技术+全链融合+利益共享”模式,构建覆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现代农业生态圈。联合京东、抖音设立农特产专区,培训农户直播,打造“盘锦礼物”电商矩阵,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以上措施,打通从农户到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上下游链条,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集交易、物流、金融、数据于一体的东北亚农产品贸易枢纽平台,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愿景。

  通过实地探访,我们感到深深震撼,同时也充满了新的希望。东北新发地项目从签约到运营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创造了北京新发地全国布局的“时效纪录”,这彰显了兴隆台区营商环境优势,也让人们看到了东北新发地的“时代速度”。作为盘锦市民,我们为这里的发展拍手叫好,也为自己坐拥顶级平台、处于这样良好的购物环境中而感到庆幸和自豪,真心希望东北新发地能够长足发展,真正成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新高地。(田俊)